雨下的很大,天氣也很冷。。。。。
蟲兒啃食的大白菜。。。。千瘡百孔~
一顆蘿蔔也出現了黃葉~
好在~高麗菜完美的結球著~
大頭菜也好棒~
這場雨又大又冷~來點文課吧~
老師給我們看一些他收集的各種標章。
我們買的進口蔬果,貼紙上有各種號碼,大家知道它的意思嗎?這些四位碼、五位碼其實是美國生鮮產品運銷協會開創的PLU碼。PLU四位碼編號在3000到4999之間,是用來識別一般農產品。五位碼中的第一位碼則是用來識別有機或是基因改造農產品。其中五位碼的第一位碼為「9」,代表的是有機農產品,「8」代表的是基因改造農產品。例如傳統種植的富士蘋果代碼是「4131」,如果是有機種植的富士蘋果,那它的PLU碼就是「94131」。 (要特別注意8開頭的數字是基因改造的哦~總覺得基因改造的植株,不是自然的產物。。。。。)
這個4131就是一般農產品的富士蘋果。
這個94131是有機的富士蘋果的標簽~(蘋果吃掉了。。。)
而農委會推行的有機標章:使用CAS標章,再加上ORGANIC字樣,如下圖所示。
那一般我們採買的有機農產品,除了有農委會的標章外,還有農委會核准的驗證單發行的標章(例如:臺灣寶島有機農業發展協會(FOA)/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(TOAF)/台灣省有機農業生產協會(TOPA)/國際美育自然生態基金會(MOA)),如下圖所示~
並不是一開始進行有機栽種,就能得到發行驗證單位的標章哦~生產者將農產品轉為有機或自然農法栽種,但是剛起步,未滿三年,栽種環境還沒完全達到有機的認可標準,就會發一個「轉型期」或「轉換型」標章,以區隔已轉為有機農法的產品,和一般慣行農法的產品。而消費者選擇轉型期的產品,則是代表一種支持,讓生產者有信心繼續走下去,最後達到有機的目標。下圖的最右邊就是轉型期標章。
有關有機標章描述,這篇文章寫的很清楚,大家可以參閱(裡頭還有很多驗證單位參考哦~): http://organic.ekm.org.tw/file/1000526.pdf 第12頁開始~
若買的是秀明農法栽植,就會標示成這樣。其中,最吸引人的是,寫上自家留種是第幾代的農產品~
如果,想要開始整地種有機植株,我們要如何知道土壤,水,肥料,是否合乎標準呢?有一個免費可供檢測的單位:行政院農委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,大家可以參考這個網站:http://163.29.155.4/soillab/ 依程序取樣,送檢後,可以得到下列的報告哦~~
留言列表